Canalblog
Editer l'article Suivre ce blog Administration + Créer mon blog
Publicité
Piece of Happiness
Piece of Happiness
Publicité
Derniers commentaires
Archives
15 mars 2012

天使走過人間--在淚河中幸福地熬夜閱讀

9104b

心兒走後,我空出來的時間變多了,近來也開始到西湖和東湖圖書館借書。前天,到東湖圖書館借了幾本植物相關的書籍,卻因有人未將書正確歸位,一本厚厚的「天使走過人間」就橫躺在植物區的書架上,這是本很有名的書,但尚未讀過,因此好奇翻閱了一下。正巧翻到一位波蘭母親請作者醫治她那得了傷寒的小兒子,她有十三個孩子,十二個全都死在梅達涅克(Maidanek)集中營裡,這是最小也是唯一倖存的孩子,在集中營裡出生,無論如何她都要救活他。隨著故事的敘述,吸引感動了我,當下決定借這本書。

我熬了兩個晚上的時間,將這本書逐字讀完,很久沒有讀到如此吸引人的書了,本書是知名的生死學大師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Elisabeth Kubler-Ross, M.D.)的自傳,內容卻精彩地如小說般引人入勝,卻又富含人生智慧和哲理。以下是整理自己得到的幾點心得。

我的人生使命,不管那是什麼,離我仍十分遙遠。它隱藏在人生苦海的某處。

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出生於瑞士,是三胞胎裡的長女,多胞胎的身分讓她從小就對追求自己的獨特性和自我價值有比別人更強的欲念,也反映在她獨立思考和不輕易妥協的人格特質上。她不接受父親的安排,堅決走自己選擇的道路。當醫生是她的夢想,希望藉此實現幫助更多人的願望,因為承諾一位波蘭醫師會在戰後到波蘭去幫助那裡的人民,她將辛苦打工賺來的錢換來一張船票,搭上鐵鏽斑斑的鐵殼船抵達華沙。在一個小村落的醫療事務所裡協助診療當地的病患。

當她終於有機會親眼目睹最惡名昭彰的梅達涅克(Maidanek)集中營,善良的她難過地無法置信怎會有人如此殘忍,即使連最天真無邪的幼兒嬰孩,都可以做出慘絕人寰的事情,一位在集中營裡倖存的女子歌妲卻對她說:「你也可能做出這樣的事。」

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個希特勒

其實每個人的心裡都有善惡兩面,當我們在不同的環境裡,就可能變成截然不同的人,一個從小生長在幸福美好環境裡的人,從沒有嚐過飢餓、貧窮、被歧視或是被暴力對待,很難知道自己如果置身在惡劣的環境裡,會不會做出同樣惡劣的行為。

歌妲有個特殊的命運,原本她也是要被推進毒氣室裡的,但因她是隊伍裡最後一人,因為她,毒氣室的門關不起來,於是衛兵將她拉出來,而且因緣際會的錯弄,她的名字已被列入死亡名單,所以之後叫名都沒再點到她,她反而因此獲得活命的機會。最難得的是,她目睹了德軍在集中營裡的暴行,卻選擇以傳播大愛代替仇恨,因為她說:「我不願成為另一個希特勒。」

母愛是沒有種族國籍差別的

作者離開波蘭後,卻因病昏倒在德國路邊,幸好一位出門撿拾柴火的貧窮老婦人將她送到醫院,可是病房裡其他德國婦女和護士都以為她是波蘭人,對她充滿歧視,甚至當她一度病重幾乎死去,發出求救,也得不到理會,幸好一位巡房的住院醫師及時救了她一命,隔天醫師稱呼她是瑞士小姑娘時,同房的婦人們才知道她原來不是波蘭人,對她的態度大為轉好,但作者在出院離開時,對這些帶有偏見的德國媽媽們說:「你們明白嗎?波蘭母親對兒女的愛心,跟德國母親一樣深!」

從集中營段開始,我邊流淚邊讀到此,不論膚色種族,富有或貧窮,身分高貴或低下,母愛不因此而有差別,集中營車廂裡滿滿的嬰兒衣服和鞋帽,是許多母親們最傷心的證據。當那麼一天,我們能視別人孩子的生命和自己孩子一樣重要,歧視和偏見才有消弭的時候。

你也許得不到你追求的東西,但是,你需要的東西,上帝肯定會賜與你。

作者的一生其實充滿許多挑戰和挫折,很多理念的實現,是經過許多次的挫敗才達到的,她回顧這一切,認為所有大小事情都不是意外,一切都有原因,而且每一件事都讓她學習到某些東西,對日後是一種準備和幫助。她在研究生死學的生涯裡,和許多臨終病人的接觸讓她逐漸了解什麼才是生命中真正可貴和值得珍惜的。最好的老師不是俗世價值觀社經地位高的人,卻可能是一位醫院的清潔工。

她曾對信仰排斥,雖後來接受洗禮,但在面對生死學和開設照顧愛滋病患的醫療中心時,都受到莫大的阻力抨擊甚至威脅到性命(這讓我想起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個希特勒),其中不乏擁有虔誠信仰的宗教人士,對此,她提出不少質疑。另一方面,她在書中寫到自己的靈異體驗,這些則是許多人質疑她的部分。關於信仰,我認為每個人都有自由抉擇的權利,彼此都應尊重,即使擁有同一信仰,也因每個人的個別差異展現出不同的特質。因此,該說是有些人誤解神的意旨,人為造成負面的結果。同樣的,我對靈異體驗這部分並不懷疑作者說謊,只是那些無法證實的部分,不會加以強調或全盤接受。

作者提到自己是以不一樣的方式去傳達上帝的大愛,關於這一點我十分認同,這和遠藤周作於「深河」中傳遞的信念是相似的。

真正的母愛是不該剝奪孩子成長的機會

全書中提及的個案,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個叫杰飛的九歲男孩,他知道自己即將死亡,提出回家的要求,並請作者陪同他們一起回家。一回到家,虛弱到連走路都搖搖晃晃像喝醉酒的杰飛立即請父親取下掛在牆上的新腳踏車,並把練習輔助輪加裝上去。杰飛因為生病,一直沒有機會騎它。爸爸買回來後便一直掛在牆上。這時,他要求作者幫忙攔住他的母親,因為她會把他當兩歲小孩般保護,杰飛不要她幫忙,他想要自己獨力騎完一圈。作者寫道:「他母親還不懂得真正的母愛,因為她只顧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然而,這樣做,他母親卻剝奪了兒子一生中最偉大的成就。」

讀到這裡,是我第二次放聲大哭。這段話說中我常質疑自己的,我對孩子也總是萬般保護,深怕他們受傷。為了保護他們,我總是認為什麼都可以為孩子。心兒雖然十歲,但在我心中卻永遠像個兩歲寶貝般,現在回想他時,總是想像將他抱在懷裡親吻的樣子,我捨不得的是失去懷裡抱著的寶貝兒子,我對他的愛,其實是一個只顧滿足自己心理需求的母親。

雖然心兒有極重度的先天殘障,但每當看他獨力做著抬頭復健,他是那麼開心,一直練習到用盡所有的力氣,額頭沾滿汗水卻滿意地微笑著。這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卻很可能是他一生中最偉大的成就。他也許一直嚐試要告訴我,希望我這個母親能相信他的能力,讓他獨力去學習,即使犯錯或受傷,他獲得了成長,真正的母愛是不該剝奪孩子成長的機會。

苦難是上天的恩寵

每一本書都不可能所有的部分都讓每一個讀者全部認同,但只要其中有值得省思和感動的,就是值得一讀的好書。許多人將個人享樂視為人生追求的目標,作者則是以幫助他人免於苦痛為自己的職責。她展現出來的能力、勇氣、智慧和堅強遠非我所能及,她的人生承受過的許多挑戰,對我而言更像是不可能的任務。所有的人來走人生一遭都是有使命,有需要學習的地方,所有學習,最終的目標就是要做到無私的大愛,這也是作者在後期致力於照顧愛滋病患的原因,她從事生死學研究的成果也大大地影響了今日的安寧照護和醫療品質的改善,我想,這是上帝挑選她並加諸她如此多考驗和責任的原因。

她曾對一個罹患癌症的十二歲小女孩說,上帝讓她接受最嚴格的考驗,就像老師把最難的題目留給班上最聰明用功的學生。這是我讀此書第一次破涕為笑,我也都是如此相信,像心兒這樣的孩子,其實在上天眼中是遠比我還要優秀的,心兒其實是我的老師,我才是學生。

如作者所言,一切都不是意外,凡事必有原因,這本被錯置的書,因此被我看到並借回家閱讀,我也深信不是意外。它讓我日漸枯竭的心靈又見到了黑夜裡的光芒。連續兩個晚上熬夜讀到三點多,心靈卻是振奮而愉快的,我也對自己未來的人生目標,有更明確的抉擇。

Publicité
Publicité
Commentaires
雲媽媽,我來逛逛,拜讀了一些文章,覺得相片很用心,文章很有質感,真的很棒!<br /> <br /> 不知道已經多久?我對生活周遭的感動都沒了?像您這樣才是真正的在過"生活",值得我來好好學習。
Répondre
F
Joyce,<br /> <br /> 我知道你要寄什麼給我,你的心意多年來讓我很感動<br /> <br /> 我的PChome信箱停用了,它還是會繼續收信,<br /> <br /> 只是我不想認證,所以無法再登入<br /> <br /> 請你改寄這裡 fran212003@yahoo.com.tw<br /> <br /> 謝謝囉!
Répondre
J
Francine,<br /> <br /> 你的mail 有更改嗎?<br /> <br /> 是pc home那個嗎?<br /> <br /> 有沒有收到我發的mail?<br /> <br /> 發出mail後才想起 <br /> <br /> 不知道是我記錯了<br /> <br /> 還是真的有在某個地方看到mail信箱停用之類的<br /> <br /> 又遍找不到<br /> <br /> 只好來這裡問問囉~~~~
Répondre
F
Cherry,<br /> <br /> 也謝謝你的留言。<br /> <br /> <br /> <br /> Orchid,<br /> <br /> Thank you for the nice words.(hug)<br /> <br /> Hope you enjoy your spring, too.
Répondre
O
Thank you for sharing and really happy for you!<br /> <br /> <br /> <br /> Enjoy the Spring.... in the world and in your heart.....
Répondre
Publicité